竹在亭为王孙贞吉题

清风何处洒琴书,面面琳琅雪雨馀。 千亩昼围中散宅,万竿晴拂子猷居。 声摇淇澳来中坐,翠拥潇湘护碧渠。 尊酒欲寻长啸客,美人空谷正踟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琳琅:美玉,比喻珍贵、美好。
  • 雪雨馀:雪后的雨,指雨后。
  • 千亩:形容面积广大。
  • 中散宅:中散大夫的宅邸,这里指隐居之地。
  • 子猷居:指王徽之的居所,王徽之字子猷,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以爱竹著称。
  • 淇澳:指淇水之滨,古代有“淇澳之竹”的美誉。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常用来指代湖南地区,也常用来形容竹子的美丽。
  • 碧渠:清澈的水渠。
  • 尊酒:盛酒的器皿,这里指酒。
  • 长啸客:指喜欢长啸的人,长啸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
  • 美人:这里指理想中的美好人物或事物。
  • 空谷:空旷的山谷。
  •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翻译

清风从何处吹来,洒在我的琴书之上,面面都是珍贵的玉石,雨后更显雪白。 千亩竹林白昼环绕着隐士的宅邸,万竿竹子晴朗时轻轻拂动着子猷的居所。 竹声从淇水之滨传来,坐在中间,翠绿的竹子守护着清澈的水渠。 我举起酒杯,想要寻找那位喜欢长啸的客人,理想中的美好事物却在空旷的山谷中徘徊不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竹林景象,通过“清风”、“琳琅”、“雪雨馀”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千亩昼围中散宅,万竿晴拂子猷居”展现了竹林的广阔与生机,而“声摇淇澳来中坐,翠拥潇湘护碧渠”则进一步以竹声和水渠的清澈来象征心灵的宁静与纯净。结尾的“尊酒欲寻长啸客,美人空谷正踟蹰”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