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挈家:携带家眷。
- 临安:地名,今浙江省杭州市。
- 一子复丧:一个儿子又去世了。
- 唁:慰问遭遇丧事的人。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 红颜:指年轻的儿子。
- 杳:远得不见踪影。
- 先徂:先逝。
- 一抔:一捧土,指坟墓。
- 延陵:地名,此处可能指康裕卿的故乡或儿子的墓地。
- 十口:指全家人。
- 心悬:心中牵挂。
- 伯道孤:指伯道无后,即没有儿子继承家业。
- 种玉:比喻培养儿子。
- 回暮景:回望晚年。
- 投珠:比喻珍爱之物失去。
- ?:古同“猿”。
- 东门恨:可能指失去儿子的悲痛。
翻译
白发苍苍,带着家眷依傍在五湖之畔,为何年轻的儿子却先我而去,踪影全无。 在延陵的墓前,泪水如雨,全家人心中牵挂着那无后的伯道。 虽然晚年仍在努力培养后代,但失去珍爱之子的痛苦,怎能忍受回忆那漫长的旅途。 西风中,孤独的夜晚,猿猴的啼声急切,是否能知晓东门的悲痛有无消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康裕卿丧子的深切同情与慰问。诗中通过“白发携家”与“红颜先徂”的对比,突出了康裕卿晚年的孤独与哀伤。延陵的泪水、心悬的伯道孤,以及种玉回暮景、投珠忆长途的比喻,都深刻描绘了失去儿子的痛苦和对未来的忧虑。西风独夜的猿啼,更是以景生情,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康裕卿不幸遭遇的深切关怀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