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同惟敬诸子集刘观察园亭分得高字

一尊三径掩蓬蒿,词客相看尽綵毫。 华馆乍停鹦鹉曲,青藜遥识凤凰毛。 天垂阊阖繁星转,霜满楼台夜月高。 十载梁园幽兴在,不妨寒色上绨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代盛酒的器具。
  • 三径:指庭园中的小路。
  • 蓬蒿:杂草。
  • 词客:指文人墨客。
  • 綵毫:五彩的笔,比喻文采。
  • 华馆:华丽的馆舍。
  • 鹦鹉曲:指美妙的音乐。
  • 青藜:古代照明用具,比喻才华。
  • 凤凰毛:比喻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 阊阖:天门,比喻朝廷。
  • 繁星转:星星闪烁,比喻繁华景象。
  • 楼台:高大的建筑物。
  • 夜月高:月亮高悬。
  • 十载:十年。
  • 梁园:汉代梁孝王所建的园林,此处指美好的园林。
  • 幽兴:幽雅的兴致。
  • 绨袍:粗布袍子,此处指简朴的衣着。

翻译

我们围坐在庭院的小路上,举杯畅饮,四周是茂密的杂草。文人们相聚一堂,笔下生辉,文采斐然。华丽的馆舍里,刚刚停歇了美妙的音乐,而远处的青藜灯火,似乎在诉说着珍贵的人才。天空中的星星在宫阙之上闪烁,霜花覆盖了楼台,夜空中的月亮高高挂起。十年来,梁园的幽雅兴致依旧,即便是在寒冷的夜晚,我们也不介意穿上简朴的衣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与文友在园林中聚会的情景,通过“蓬蒿”、“綵毫”、“鹦鹉曲”等意象,展现了文人雅集的氛围。诗中“天垂阊阖繁星转,霜满楼台夜月高”一句,以宏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夜空星辰与楼台月色交相辉映的壮丽画面。结尾“十载梁园幽兴在,不妨寒色上绨袍”则表达了诗人对幽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接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