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作

旧国宁无腊,贫家亦有春。 书残王正月,泣尽汉遗人。 地老千年恨,天私一日贫。 梅花怜苦节,相伴过萧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的开始。
  • (là):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 书残:指书籍残缺不全。
  • 汉遗人:指汉代的遗民后代。
  • 地老:指大地岁月久远。
  • 梅花:寒冷时节开放的花朵,象征坚强和美丽。
  • 苦节:指在寒冷季节开花的梅花。

翻译

立春到了,古国里没有了腊月的寒冷,即使是贫困之家也迎来了春天。书籍残缺不全,王朝已经过去,汉代遗民的泪水已经流尽。大地岁月久远,千年的怨恨,天空却只给了我们一天的贫困。梅花怜惜着这寒冷的季节,陪伴着我们度过清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通过描绘立春时节的景象,展现了贫困家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诗中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王朝的悲伤和对现实贫困的无奈。梅花作为寒冷时节的花朵,象征着坚强和美丽,与诗中的贫困和历史遗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寓意着希望与坚强。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