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十夕

风起知霜降,萧斋气尚寒。 未消三日病,已得一秋安。 药饵将书换,花枝拥被看。 烧泥生熟半,斟酌欲分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斋:指凉爽的房间。
  • 药饵(yào'èn):指药物。
  • 花枝:指花朵。
  • 烧泥:指烧制的陶器。
  • 斟酌:指斟酌考虑。
  • :指兰花。

翻译

九月初十的夜晚
风吹起来,知道霜已经降临,凉爽的房间里仍然带着一丝寒意。
病症还未完全消退三天,但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
药物的服用时间要换了,花朵在枝头拥挤着被子。
烧制的陶器已经半生半熟,斟酌着想要分一半给兰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初秋的景象,通过对风起、霜降、病症、秋意、药物、花朵和陶器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清凉的氛围。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一种淡泊、恬静的生活态度。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