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舟经清远峡登高有作

登高未后故林期,霜露频当悽怆时。 鸿雁自知南向早,梅花谁道北开迟。 无情潮汐惟中宿,有恨云山是九疑。 断绝禺阳双帝子,吹残阮隃更无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清远峡:古地名,在今广东省清远市一带。
悽怆(qī chuàng):伤感、悲伤。
鸿雁:大雁。
梅花:寒梅。
潮汐:潮水的起伏。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
禺阳(yú yáng):古地名,在今广东省阳江市一带。
双帝子: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帝王的子孙。
阮隃(ruǎn y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树木,叶子像柳叶。

翻译

登高未曾到达山巅,我在古老的树林中期待着,霜露频频降临,让人感到悲伤。大雁自知南飞的时机已到,而寒梅却无人知晓何时会在北方开放。潮水的起伏毫无情感,云雾缭绕的山峦却让人心生疑虑。禺阳的双帝子已经消失无踪,吹过的风连阮隃的树木也已凋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时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交融与对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