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宿上韶阳道中有作

一重烟雨一重愁,深掩蓬窗听瀑流。 多羡无家惟白鹭,绝怜如故是黄牛。 渔灯稍辨沙边驿,戍角频惊江上楼。 垂老始知行役苦,于陵衣食向人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韶阳:古地名,今四川省广汉县一带。
  • 屈大均(Qū Dàjūn):明代诗人。
  • 蓬窗:茅草覆盖的窗户。
  • 白鹭(bái lù):一种白色的水鸟。
  • 黄牛:黄色的牛,此处指黄牛。
  • 渔灯:渔船上的灯。
  • 沙边驿:沙滩旁的驿站。
  • 戍角:边防军事设施上的角楼。
  • 垂老:年老。
  • 于陵:指向山陵。
  • 衣食:衣食,指生活所需。

翻译

一层层烟雨一层层忧愁,深深地藏在茅草覆盖的窗户里,听着瀑布的流水声。羡慕那些没有家的白鹭,同情那些一直如故的黄牛。渔船上的灯光在沙滩旁的驿站微弱地闪烁,边防军事设施上的角楼时常被惊动。年老后才明白行走的辛苦,开始向他人求取生活所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韶阳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烟雨、愁绪、瀑布声、白鹭、黄牛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沧桑,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