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

君臣甘苦总相同,二十馀年旦暮中。 汤武仁声虽未洽,春秋义战此为雄。 王前久已无师友,天定那能善始终。 三代至今人物少,乐君真有卧龙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燕昭王(yān zhāo wáng):春秋时期燕国的一位君王。 汤武(tāng wǔ):指商朝的汤和周朝的武王。 春秋(chūn qiū):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也是一本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书。 三代(sān dài):指夏、商、周三代。 乐君(yuè jūn):指乐毅,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 卧龙(wò lóng):指卧龙吴起,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

翻译

君臣之间的甘苦遭遇总是相同的,二十多年的时光如同早晚交替。虽然汤和武王的仁德声誉尚未被完全体现,但春秋时期的义战却显示了他们的雄才大略。王者早已失去了良师益友,命运注定无法始终善终。自古至今,能成就大业的人物寥寥无几,乐君乐毅确实拥有着卧龙吴起般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燕昭王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通过对古代君王和名将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人生的无常。整体氛围庄重而悲壮,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