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张观察长至前一日端州旷怡楼晚眺

西江吞左右,万里作洪流。 砥柱无三峡,朝宗有一楼。 梅先长至发,菊后小春收。 观察乘喧暖,休轻叔子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砥柱(dǐ zhù):比喻重要的支撑物。
  • 三峡(sān xiá):指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 朝宗(zhāo zōng):指朝廷、皇室。
  • :指梅花,常开在冬季。
  • :指菊花,常开在秋季。
  • 乘喧暖(chéng xuān nuǎn):乘着热闹热烈的气氛。
  • 叔子裘(shū zǐ qiú):指叔子和裘服,表示不要轻易脱去厚衣服。

翻译

西江蜿蜒流过左右,形成万里长的洪流。这里没有长江三峡那样的险峻,但却有一座高楼耸立,仿佛是朝廷的象征。梅花在其他花卉还未开放时就已经盛开,而菊花则在小春时节才绽放。观察长官在热闹的气氛中乘兴而来,不要轻易脱去厚衣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端州旷怡楼眺望西江时的景象和心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季节变化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时节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梅花和菊花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整体氛围清新淡雅,意境深远,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