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曲

武宁功烈在渝关,东锁秦城万里山。 姜女祠前秋色暝,石人犹望藁砧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辽东曲:古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一首诗,描述了辽东地区的景色和历史。
  • 渝关(yú guān):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天的重庆市。
  • 秦城:指古代的长安城,今天的西安市。
  • 姜女祠:古代祠堂,供奉着传说中的姜太公之女。
  • 藁砧(gǎo zhēn):古代用来捶打衣物的工具,形状像石人。

翻译

武宁的功勋在渝关显赫,东锁秦城千里山川。姜女祠前,秋日渐暮,石人依旧凝望着藁砧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辽东地区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诗人通过描写渝关和秦城,展现了这些地方的重要性和雄伟气势。姜女祠前的秋色,给人一种宁静而凄美的感觉,而石人凝望着藁砧的情景,则增添了诗意和神秘感。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辽东地区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壮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