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

朵朵争红日,枝枝作烛龙。 炙天光尽煖,映水色还浓。 不叶珊瑚似,全花彩翠封。 年年春二月,先发海边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朵朵:花朵
  • 枝枝:树枝
  • 烛龙:像龙一样的烛光
  • (zhì):烤热
  • 尽煖:完全温暖
  • 映水:倒映在水中
  • 珊瑚(shān hú):一种海洋生物,也指颜色鲜艳的东西
  • 彩翠:多彩的翠绿色
  • :覆盖
  • 海边峰:指生长在海边的山峰

翻译

攀上枝头的花朵争相绽放,树枝仿佛成了龙形的烛光。烤热的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大地,倒映在水中的色彩更加浓郁。花朵不仅像珊瑚一样美丽,整树花朵的颜色也如同彩翠覆盖。每年春天的二月,它们首先在海边的山峰上怒放。

赏析

这首诗以攀枝花为题材,通过描绘花朵争相绽放、树枝如龙烛、阳光温暖大地、色彩浓郁等场景,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使得整首诗意境优美,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海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