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桂林

太华儿孙在桂林,参天笋石总森森。 东西柱向穿山出,左右江连峤水深。 光禄堂前曾酌酒,伏波岩上复鸣琴。 军书一卷留苔藓,他日思从洞口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林:地名,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 太华:地名,指太华山,位于陕西省。
  • 笋石:指形状像笋的石头。
  • 穿山:山名,又称穿山岭,位于桂林市。
  • (qiáo):山脉。
  • 光禄堂:古代官署名。
  • 伏波岩:地名,位于桂林市。
  • 军书:指军中的文书。

翻译

太华的后代子孙在桂林,高大的笋石林立。 东西山脉从穿山延伸而出,左右两岸的江水连绵不绝。 曾在光禄堂前畅饮美酒,又在伏波岩上弹奏琴声。 一卷军书被留在苔藓之中,期待有一天再去寻找洞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桂林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通过描写太华山后代子孙在桂林的生活,展现了桂林的山水之美和文化底蕴。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桂林的山川风光,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桂林的热爱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