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顾徵君宁人

幽燕久客似辽东,絮帽天寒苦朔风。 飞兔有人还不帝,伏龙于尔独称公。 白头无子遗书散,黄石多年故冢空。 留得孝陵图记在,教人涕泪哭遗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顾徵(zhēng):古代传说中的人名,指古代人物。
  • 幽燕(yōu yān):指古代北方地区的一个国家。
  • 辽东(liáo dōng):古代地名,指今天中国东北地区。
  • 絮帽(xù mào):用絮(羽毛、棉絮等)制成的帽子。
  • 苦朔风(shuò fēng):指寒冷的北风。
  • 飞兔(fēi tù):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 伏龙(fú lóng):指有潜在才能的人。
  • 白头(bái tóu):指年老的头发已经变白。
  • 黄石(huáng shí):地名,指古代的一处墓地。
  • 孝陵(xiào líng):古代帝王的陵墓。

翻译

古代传说中的顾徵,长久以来在幽燕地方像是在辽东一样漂泊,头戴絮帽,受着寒冷的北风的折磨。飞兔虽然有人,却还未成为帝王,而你却是隐藏着伟大才能的人,独自称为公。年老无子,遗留书信散落,黄石的古墓多年来空无一人。留下了孝陵的图记,让人们流泪哭泣你那忠诚的事迹。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顾徵的生平遭遇。他长期在幽燕地方漂泊,孤独而坚毅,虽然未能成为帝王,却有着伟大的才能和忠诚。诗中通过对顾徵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诚、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以及对逝去的时光和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展现了古代人物的坚贞和忠诚,引人深思。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