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春望有作

江南无路草萋萋,欲送王孙烟雨迷。 几度兰舟行不得,鹧鸪偏向夕阳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市。
  •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泛指离人。
  • 兰舟:装饰华美的船,常用来指代船只。
  • 鹧鸪:一种鸟,其叫声常被用来象征悲伤或离别。

翻译

在江南无路可走的地方,草木茂盛,我想要送别贵族子弟,却只见烟雨迷蒙。多次尝试乘船前行,但总是行不通,鹧鸪鸟偏偏在夕阳下啼叫,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江南春日的离别场景,通过“草萋萋”、“烟雨迷”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忧伤的氛围。诗中的“兰舟行不得”和“鹧鸪偏向夕阳啼”加深了离别的无奈和悲情,表达了诗人对离人的深切不舍和江南春日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屈大均对离别情感的细腻把握和深刻表达。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