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元日作

先师未曙礼簪裾,绕膝童蒙告有馀。 商氏教儿先大易,伏公传女更尚书。 三春弦诵开元吉,一代文章接太初。 异日儒林知有传,未应辞赋比相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癸酉(guǐ yǒu):农历年号,指特定的一年
(shǔ):天刚亮的时候
礼簪裾(lǐ zhān jū):指礼服的衣襟和下摆
童蒙(tóng méng):年幼的孩子
商氏(shāng shì):商汤
大易(dà yì):指易经中的《大易》卦
伏公(fú gōng):伏羲
尚书(shàng shū):古代重要的经典之一
弦诵(xián sòng):指弹奏琴瑟
开元吉(kāi yuán jí):开启一个吉祥的新纪元
太初(tài chū):指太初元气,即宇宙初创之时

翻译

在癸酉年的元旦清晨,先师还未天亮就穿上了礼服,小孩们围绕着他的膝盖,告诉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商汤教导孩子们先学习易经中的《大易》,伏羲传授女儿更要学习《尚书》。弹奏着琴瑟吟诵着《开元吉》,一代文人继承着太初的传统。将来儒林中会传承着这些知识,但应该不会再有人写出像相如那样的辞赋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先师在癸酉年元旦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传统经典的尊重和传承。通过对先师教育孩子们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古代经典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古代人物,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推崇。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