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墓

奉柩归同穴,先人宅兆安。 发肤悲尚暖,霜露怆非寒。 但抱终身慕,能承几日欢。 鸡豚长已矣,始恨逮亲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柩:(fèng jié) 指抬着灵柩回家
  • 归同穴:(guī tóng xué) 归葬在同一个坟墓
  • 宅兆安:(zhài zhào ān) 家宅的吉祥安定之意
  • 发肤:(fā fū) 指头发和皮肤
  • 悲尚暖:(bēi shàng nuǎn) 悲伤仍然温暖
  • 霜露:(shuāng lù) 比喻岁月的冷暖
  • :(chuàng) 悲伤
  • 但抱终身慕:(dàn bào zhōng shēn mù) 一直怀念终身
  • 承几日欢:(chéng jǐ rì huān) 能享受几日的快乐
  • 鸡豚:(jī tún) 指家禽和猪肉
  • :(dǎi) 追逐、追求

翻译

修坟 [明代]屈大均 抬着亲人的灵柩回到同一个坟墓,先人的家宅充满吉祥安定之意。 头发和皮肤虽然感到悲伤,但并非因为寒冷的霜露。 只是一直怀念着亲人,能享受几日的快乐。 家禽和猪肉早已消逝,才开始懊恼追逐亲人的困难。

赏析

这首古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修坟的场景,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和悲伤之情。诗中用到了一些比喻和意境,如“发肤悲尚暖”表达了内心的悲伤,但并非因为外在的寒冷;“鸡豚长已矣”则暗示了时光流逝,生命的无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