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朝:指连续经历了三个朝代。
- 循吏:指遵循法度的官员。
- 隼幰(sǔn xiǎn):指官员的马车。
- 滇僰(diān bó):古代指云南一带的民族。
- 渔舠(yú dāo):小渔船。
- 㟙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甲子:古代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这里指年纪。
- 丹穴:传说中的地名,这里比喻隐居之地。
- 鹓雏(yuān chú):传说中的凤凰类鸟,比喻有才华的后代。
- 嗣名:继承的名声。
- 胡威: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召对:皇帝召见官员进行对话。
- 乃公:你的父亲,这里指胡宪。
翻译
经历了三个朝代的遵循法度的官员,为国家的安定繁荣做出了贡献,一次上疏后便归隐,将万事看得轻如鸿毛。 他的马车上还沾着云南边疆民族的泪水,而他却已乘着小渔船,与㟙湖结下了隐居的盟约。 在青山之中,他的年纪依旧可以数得清,而在隐居之地,他的后代已经继承了他的名声。 将来有一天,胡威若被皇帝召见对话,必定会证明他的清廉,甚至能超越他的父亲。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胡宪使的一生,他作为一位历经三朝的循吏,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晚年选择归隐,将功名利禄看得轻如鸿毛。诗中通过“隼幰尚沾滇僰泪”与“渔舠先结㟙湖盟”的对比,展现了胡宪使从官场到隐居的转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末句预言胡威将来若被召对,必定能证明其清廉,甚至超越其父,体现了对胡家清廉传统的肯定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