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国范比部论京畿塞外狱便道归省

敕罚归天吏,飞符出未央。 帝城千骑月,龙剑九秋霜。 草色乾坤老,军声关塞长。 佩分华省玉,人是法曹郎。 三尺依城旦,双旌指冀方。 恩深禹车泪,生转汉萦章。 渭水羞曾赤,箕星气独黄。 别筵枫叶道,停锦荔枝乡。 为有高门待,应誇结驷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敕罚(chì fá):皇帝的命令和惩罚。
  • 天吏:指皇帝的官员。
  • 飞符:快速传递的命令或文书。
  • 未央:指未央宫,汉代皇宫。
  • 帝城:指京城。
  • 九秋:指深秋。
  • 草色:草的颜色,这里指自然景色。
  • 乾坤:天地。
  • 军声:军队的声音。
  • 关塞:边关要塞。
  • 华省:指朝廷中的高级官署。
  • 法曹郎:指司法部门的官员。
  • 三尺:指法律文书。
  • 城旦:古代的一种刑罚,指在城墙上守夜。
  • 双旌:两面旗帜,代表官员的身份。
  • 冀方:指河北地区。
  • 禹车泪:指大禹治水时的泪水,比喻深厚的恩情。
  • 汉萦章:汉代的法律文书。
  • 渭水:河流名,流经陕西。
  • 箕星:星宿名,这里可能指黄色的星光。
  • :红色。
  • 别筵:离别的宴席。
  • 枫叶道:指秋天枫叶飘落的道路。
  • 停锦:停止使用锦绣,这里指停止奢华的生活。
  • 荔枝乡:指盛产荔枝的地方,这里可能指南方。
  • 高门:显贵之家。
  • 结驷:指豪华的车队。

翻译

皇帝的命令和惩罚归于天吏,快速的文书从皇宫传出。 京城中有千骑在月光下,龙剑在深秋的霜中闪耀。 草色映衬着老去的天地,军队的声音在边关要塞中回荡。 佩戴着华省的玉佩,你是司法部门的官员。 法律文书依附于城旦,双旌指向河北。 恩情深如大禹治水时的泪水,生活转变如同汉代的法律文书。 渭水的羞愧曾显红色,箕星的光芒独显黄色。 离别的宴席在枫叶飘落的道路上,停止奢华的生活在荔枝盛产的南方。 因为有高门等待,应该夸耀豪华的车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官员黄国范受命前往京畿塞外处理狱案,并顺便归省的情景。诗中通过“敕罚归天吏”、“飞符出未央”等句,展现了皇帝的权威和命令的迅速传达。同时,通过“帝城千骑月”、“龙剑九秋霜”等意象,描绘了京城的庄严和秋天的肃杀气氛。诗中还表达了对黄国范的敬重和对他的任务的重视,以及对他归省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