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同客游李太常伯华诸园

窈窕纵横事事宜,还如谷口动京师。 幽亭护竹寻难遍,寒日穿萝袅易垂。 径尽樽醪时一引,坐新钟鼓不须移。 风林忽送青山色,霜榭俄低白雪枝。 歌罢缠头珠错落,舞残垂手玉逶迤。 城隅柝响催逾劲,席里杯行愬莫迟。 四海烽烟容汝老,百年丘壑为谁私。 须留麈尾听玄讲,未许悲吟伏枥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窈窕 (yǎo tiǎo):形容深远曲折。
  • 纵横:指事物繁多,无所不包。
  • 谷口:指山谷的入口,这里比喻隐居之地。
  • 京师:京城,首都。
  • 护竹:指围绕竹林的保护措施。
  • 穿萝:穿过藤萝。
  • (niǎo):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 樽醪 (zūn láo):酒杯中的酒。
  • 钟鼓:古代的乐器,这里指音乐。
  • 霜榭 (shuāng xiè):建在霜地上的亭子。
  • 白雪枝:指被雪覆盖的树枝。
  • 缠头:古代歌舞时用来装饰头部的物品。
  • 珠错落:形容装饰品闪烁。
  • 垂手:指舞蹈动作中的下垂手臂。
  • 玉逶迤 (yù wēi yí):形容动作柔美连绵。
  • 城隅:城墙的角落。
  • 柝响 (tuò xiǎng):打更的声音。
  • 杯行:指酒杯传递。
  • (sù):迅速。
  • 烽烟:战争的烟火。
  • 丘壑:山丘和沟壑,这里指隐居之地。
  • 麈尾 (zhǔ wěi):古代用麈(一种鹿)的尾巴制成的拂尘,用于讲学时挥动。
  • 玄讲:深奥的讲学。
  • 伏枥词:指低沉悲壮的诗歌。

翻译

冬日里,我与客人一同游览李太常伯华的各个园林,这些园林深远而繁多,仿佛谷口的景色能动人心魄,震撼京城。幽静的亭子周围竹林茂密,难以一一探寻,寒冷的阳光透过藤萝,轻轻垂下。走到路的尽头,我们不时举杯饮酒,坐在新设的钟鼓旁,音乐声不需要移动就能听到。风林突然送来了青山的色彩,霜地上的亭子使白雪覆盖的树枝显得更低。歌声结束后,装饰头部的珠宝闪烁着错落的光芒,舞蹈结束时,垂下的手臂动作柔美连绵。城墙角落的打更声催促着,席间的酒杯传递迅速,不要迟疑。四海的战火容许你老去,但这一生的隐居之地又是为了谁而私藏?需要留下麈尾,聆听深奥的讲学,不允许悲吟低沉的诗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与客人游园的情景,通过对园林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园林的幽静与美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窈窕纵横”、“寒日穿萝”、“风林忽送青山色”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冬日园林的画卷。同时,诗中也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四海烽烟容汝老,百年丘壑为谁私”,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漠。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明代园林诗。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