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和:指太和殿,位于北京故宫内,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 宫阙:宫殿。
- 黄图:古代地图,这里指帝王的版图。
- 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天子都:指帝王的都城。
- 玉皇香案吏:指在玉皇大帝面前供职的官员,比喻高官显贵。
- 香垆:香炉,供奉神佛时焚香用。
翻译
太和殿的宫阙绘制在帝王的版图上,庐山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子的都城。 我们都是玉皇大帝面前的官员,不妨在南北两地都领受香炉的供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和殿与庐山的壮丽景象,通过“太和宫阙写黄图”和“匡庐旧称天子都”两句,展现了帝王的权威与庐山的神圣。后两句“共是玉皇香案吏,不妨南北领香垆”则表达了诗人及其弟身为高官,无论在何处都能受到尊崇的自豪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体现了明代文人对权力与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