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穆君:对友人的尊称。
- 刻石:在石头上刻字或图案。
- 隐豹:比喻隐藏才华。
- 斓斑:色彩斑斓。
- 环台:环绕的台地,此处可能指刻石的地点。
- 琬琰:美玉,比喻美好的诗文。
- 新辞:新的诗文。
- 邺下韩陵石:指古代邺城(今河北临漳)的韩陵山上的石刻,此处比喻穆君的诗刻。
- 江东幼妇碑:指古代江东地区的碑文,此处比喻其他诗文。
- 倚玉:比喻与高人交往。
- 漱珠:比喻欣赏美好的诗文。
- 天际漳河色:指天边的漳河景色。
- 双虹:双重的彩虹,比喻美好的景象。
翻译
穆君将他的近作刻在石头上,并且也刻了我的诗,他寄来感谢。
他的诗如隐藏的豹子,虽不张扬却色彩斑斓,不掩其才华。环绕的台地上,美玉般的诗文有了新的篇章。
人们都传颂邺城韩陵山的石刻,而穆君的诗刻完全超越了江东的碑文。
与高人交往,我自愧不如,欣赏他的诗文时,总能发现他的非凡之处。
怪不得天边的漳河景色如此美丽,原来是有双重的彩虹映照着太阳垂挂。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对穆君诗刻的赞美和自谦之作。诗中,王世贞用“隐豹斓斑”形容穆君的诗虽不张扬但才华横溢,用“环台琬琰”比喻其诗文之美。通过对比“邺下韩陵石”和“江东幼妇碑”,强调了穆君诗刻的卓越。后两句则表达了王世贞对穆君诗才的钦佩,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