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濮游击四十

千秋带砺中原旧,三翼戈船海戍长。 缓带诸生谈碣石,飞书一箭下扶桑。 心因捧日长悬赤,鬓为筹边欲向苍。 四十拥旄真谢掾,从今更拟郭汾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千秋带砺:比喻长久稳固。带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吞食金属,象征坚固。
  • 三翼戈船:指战船。三翼,古代战船的名称。
  • 海戍长:指长期驻守海边的军事设施。
  • 缓带:指宽松的衣带,形容闲适自在。
  • 碣石: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昌黎县,这里指代边疆。
  • 飞书:指迅速传递的军令或书信。
  • 扶桑:古代传说中的东方神木,也指日本,这里可能指边疆地区。
  • 捧日:比喻忠诚于君主。
  • 悬赤:指心怀赤诚。
  • 筹边:指筹划边疆事务。
  • 拥旄:指持旗,象征掌握军权。
  • 谢掾:指谢安,东晋时期的名臣,这里用以自比。
  • 郭汾阳:指郭子仪,唐朝名将,以平定安史之乱著称。

翻译

千秋稳固如带砺,中原旧土依旧在, 三翼战船守海疆,长久戍守不曾怠。 宽松衣带谈边疆,碣石之地话未来, 飞快书信传军令,一箭定边扶桑外。 心怀赤诚似捧日,忠诚之心永不改, 鬓发因筹边疆事,欲向苍天显英才。 四十岁掌握军权,自比谢安志不改, 从今更拟郭子仪,再创辉煌展宏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忠诚于国家的将领形象,通过“千秋带砺”、“三翼戈船”等意象展现了其坚定的守土决心和军事才能。诗中“缓带诸生谈碣石”一句,既表现了将领的闲适自在,又暗含其对边疆事务的深思熟虑。“心因捧日长悬赤”和“鬓为筹边欲向苍”则深刻表达了将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边疆安全的忧虑。最后两句以历史名将自比,展现了将领的雄心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