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九首
季夏薄火旻,出游汗徒御。
浮云迥生惨,凛然被霜露。
戈甲满道周,行留泣相顾。
匈奴为我雠,安能罢遣戍。
往甘三时逸,今征匪秋莫。
死地身独任,焉用亲与故。
壮恐当军锋,弱恐弃中路。
西邻贾人子,一充嫖姚部。
黄金橐驼装,貤封及千户。
瀚海天如赭,彼人曾何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
- 火旻:秋天的天空。
- 浮云:飘动的云。
- 迥:远。
- 惨:凄凉。
- 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 被:覆盖。
- 戈甲:兵器和盔甲,指军队。
- 道周:道路旁边。
- 匈奴: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 雠:仇敌。
- 罢遣戍:停止派遣戍边的士兵。
- 三时:指春、夏、秋三个季节。
- 逸:安逸。
- 征:征召,征兵。
- 莫:通“暮”,晚。
- 死地:危险的境地。
- 身独任:独自承担。
- 亲与故:亲人和朋友。
- 军锋:军队的先锋。
- 中路:中途。
- 贾人子:商人的儿子。
- 嫖姚部:指军队中的精锐部队。
- 橐驼装:用骆驼运输的装备。
- 貤封:转封,指封赏。
- 千户:古代的一种封号,指封地有千户人家。
- 瀚海:古代对戈壁沙漠的称呼。
- 赭:红褐色。
- 曾何睹:曾经看到过什么。
翻译
在夏季的末月,我出游时,看到天空中的云朵显得格外凄凉,仿佛被霜露覆盖。道路上满是兵器和盔甲,行进和停留的士兵相互哭泣着对视。匈奴是我们的仇敌,怎么能停止派遣戍边的士兵呢?以往我们享受着春、夏、秋三季的安逸,现在却不得不在秋天征召士兵。在危险的境地中,我必须独自承担责任,哪里还需要亲人和朋友的帮助。我担心壮年的士兵会成为军队的先锋,而弱小的士兵可能会被抛弃在中途。西边的商人的儿子,一旦充当了军队的精锐部队,就带着黄金和骆驼装备,转封为千户。戈壁沙漠的天空呈现出红褐色,那些人曾经看到过什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边疆的紧张局势和士兵的悲惨命运。通过对比季夏的出游与战场上的凄凉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士兵命运的同情。诗中“浮云迥生惨,凛然被霜露”一句,以云的凄凉和霜露的覆盖来象征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辛。后文通过对壮年和弱小士兵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商人儿子因战功而获得封赏的描述,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不公和士兵的无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陆少宰与绳北上迂道见访山中赠别 》 —— [ 明 ] 王世贞
- 《 答殷无美问疾 》 —— [ 明 ] 王世贞
- 《 淮阴侯庙歌 》 —— [ 明 ] 王世贞
- 《 得子相七月书云颇有归志率尔奉答 》 —— [ 明 ] 王世贞
- 《 咏无住观中物四首白鹦鹉 》 —— [ 明 ] 王世贞
- 《 刘司諌君同时举二丈夫子然二母也其父宪副公以吉兆命名遣乳媪先期而至邑大夫士奇之为诗纪其事而命贞次焉 》 —— [ 明 ] 王世贞
- 《 谒台还道逢海上宋使君戏赠 》 —— [ 明 ] 王世贞
- 《 四十咏高太史启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