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使君明辅迁陕西行省君有惠政于吴好谈禅理雅与余合故末章寄意焉
铃阁翛然静掩门,还容麈尾共玄言。
能令白社尘中得,肯许青云事外论。
何地可回严武驾,故人甘卧浣花村。
唯应破却无生后,不向秋风赋别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铃阁:古代官署悬挂铃铛的楼阁,此处指官府。
- 翛然: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 麈尾:古代用麈(一种鹿)的尾毛制作的拂尘,此处指谈论高深学问的工具。
- 玄言:深奥的言论,指哲学或宗教的讨论。
- 白社:指清静的寺庙或道观。
- 青云:比喻高官显位。
- 严武:唐代名将,此处借指王使君。
- 浣花村:指隐居之地,源自杜甫的诗句,意指隐居生活。
- 无生: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 赋别魂:指写诗表达离别之情。
翻译
官府的楼阁静悄悄地掩着门,仍然欢迎用麈尾来共同探讨深奥的学问。 能在尘世中的白社(寺庙)里得到启迪,岂能只谈论高官显位之外的事情。 何处可以回转严武(王使君)的车驾,老朋友甘愿隐居在浣花村。 只有在超越生死的境界之后,才不会在秋风中写诗表达离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送别王使君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王使君的敬重和对其离别的感慨。诗中,“铃阁翛然静掩门”描绘了官府的宁静,而“麈尾共玄言”则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学问追求。后两句通过对“白社”和“青云”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最后两句则通过佛教的“无生”概念,寄托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和对超越世俗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康裕卿护朱郎中丧南归二绝句 》 —— [ 明 ] 王世贞
- 《 闻岛寇警有感因呈兵宪王使君 》 —— [ 明 ] 王世贞
- 《 前溪歌其四 》 —— [ 明 ] 王世贞
- 《 过靳八公题壁 》 —— [ 明 ] 王世贞
- 《 闻敬美使秦中要取道太和一晤 》 —— [ 明 ] 王世贞
- 《 折桂令二首 》 —— [ 明 ] 王世贞
- 《 子循子威诸贤过幼于石湖别墅其高处为新郭城址范紫微遗宅也 》 —— [ 明 ] 王世贞
- 《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