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中发三千僧戍边尹山隆法师请焚身以宽其罪仍留瓣香施法雨济旱人主嘉之为诗以纪其事且悉赐三千僧牒后百八十年初地婆罗门王世贞得其遗像塔铭读之敬题于后
药王深愿且行因,救得三千果位人。
精进肯图超大劫,慈悲还拟化波旬。
烟霄不染清凉界,火宅长抛梦幻身。
欲识妙圆何处所,中天万古现金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1368-1398)。
- 戍边:守卫边疆。
- 尹山隆法师:明代僧人,具体事迹不详。
- 焚身:指僧人自焚以示决心或救赎他人。
- 瓣香:佛教用语,指香火或香烟。
- 施法雨:比喻施行佛法,如雨滋润。
- 济旱:解救干旱,比喻救助困境。
- 人主:指皇帝。
- 牒:文书,此处指赐予僧人的证书。
- 初地:佛教术语,指修行初阶。
- 婆罗门: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的一级,此处可能指王世贞自比。
- 塔铭:刻在塔上的铭文,记载事迹。
- 药王:佛教中指能医治众生烦恼的菩萨。
- 果位人:指达到某种修行境界的人。
- 精进:佛教术语,指勤奋修行。
- 超大劫:佛教术语,指极长的时间。
- 波旬:佛教中的魔王,常阻挠修行。
- 烟霄:高空的云烟。
- 火宅:佛教比喻烦恼的世界。
- 梦幻身:比喻世间万物虚幻不实。
- 妙圆:佛教术语,指佛的圆满智慧。
- 金轮:佛教中指佛的象征,也指佛的法力。
翻译
药王菩萨发下深愿,行善因,救赎了三千达到修行境界的人。他们勤奋修行,愿意超越漫长的时间劫难,慈悲心肠还打算感化魔王波旬。他们不受高空云烟的干扰,保持清凉境界,长久地抛弃了烦恼世界的虚幻身体。想要知道这圆满智慧的所在,中天之上,万古以来,佛的金轮已经显现。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对尹山隆法师的赞颂,通过佛教的意象和术语,表达了对法师高尚行为的敬仰。诗中“药王深愿”、“精进超大劫”、“慈悲化波旬”等句,描绘了法师的伟大和慈悲,以及他对三千僧人的救赎。后半部分则通过“烟霄不染”、“火宅长抛”等意象,展现了法师及其追随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圆满的境界。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精神的理解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