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笥:古代用来装经书的箱子,比喻学问渊博。
- 腹便便:形容肚子大,这里比喻学识丰富。
- 入洛:指进入洛阳,古代洛阳是文化中心,这里指到京城求学或做官。
- 强仕年:指壮年,古时男子三十岁为壮年,可以出仕。
- 华亭豪士赋:指华亭(今上海松江)的豪士所作的赋,这里指优秀的文学作品。
- 兰史辟雍篇:兰史,指优秀的史书;辟雍,古代的大学,这里指优秀的学术文章。
- 桥门:指学校的大门。
- 帝里:指京城。
- 高山瑟渐弦:比喻学问高深,如高山流水,瑟音渐入佳境。
- 师傅安昌:指有学问的老师,安昌是地名,这里泛指有学问的人。
- 阿谁:疑问代词,相当于“谁”。
- 虚席:空出位置,等待某人。
翻译
看你学识渊博,如同装满经书的箱子,肚子里的知识丰富无比。你正值壮年,到京城求学或做官,真是恰逢其时。你既有华亭豪士那样的文学才华,又有撰写优秀史书和学术文章的能力。在学府的大门前,你沐浴着细雨,头巾微微倾斜,仿佛在京城的高山上,你的学问如瑟音般渐渐进入佳境。有学问的老师应该不少,但谁会空出位置,等待像你这样的彭宣呢?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彭钦之的学识和才华,以及他正值壮年,前往京城求学的决心和抱负。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经笥腹便便”比喻学识丰富,“入洛”指到京城求学,“华亭豪士赋”和“兰史辟雍篇”分别指文学和学术上的成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彭钦之未来可能受到的重视和期待的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学识和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