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彭钦之太学

看君经笥腹便便,入洛何妨强仕年。 旧有华亭豪士赋,新成兰史辟雍篇。 桥门细雨巾从角,帝里高山瑟渐弦。 师傅安昌应不乏,阿谁虚席待彭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笥:古代用来装经书的箱子,比喻学问渊博。
  • 腹便便:形容肚子大,这里比喻学识丰富。
  • 入洛:指进入洛阳,古代洛阳是文化中心,这里指到京城求学或做官。
  • 强仕年:指壮年,古时男子三十岁为壮年,可以出仕。
  • 华亭豪士赋:指华亭(今上海松江)的豪士所作的赋,这里指优秀的文学作品。
  • 兰史辟雍篇:兰史,指优秀的史书;辟雍,古代的大学,这里指优秀的学术文章。
  • 桥门:指学校的大门。
  • 帝里:指京城。
  • 高山瑟渐弦:比喻学问高深,如高山流水,瑟音渐入佳境。
  • 师傅安昌:指有学问的老师,安昌是地名,这里泛指有学问的人。
  • 阿谁:疑问代词,相当于“谁”。
  • 虚席:空出位置,等待某人。

翻译

看你学识渊博,如同装满经书的箱子,肚子里的知识丰富无比。你正值壮年,到京城求学或做官,真是恰逢其时。你既有华亭豪士那样的文学才华,又有撰写优秀史书和学术文章的能力。在学府的大门前,你沐浴着细雨,头巾微微倾斜,仿佛在京城的高山上,你的学问如瑟音般渐渐进入佳境。有学问的老师应该不少,但谁会空出位置,等待像你这样的彭宣呢?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彭钦之的学识和才华,以及他正值壮年,前往京城求学的决心和抱负。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经笥腹便便”比喻学识丰富,“入洛”指到京城求学,“华亭豪士赋”和“兰史辟雍篇”分别指文学和学术上的成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彭钦之未来可能受到的重视和期待的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学识和风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