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司理母守节
握手无存没,遗孤自始终。
此生唯泣鹄,不死为丸熊。
玉貌先年毁,冰心后日融。
天留素机月,人诵柏舟风。
太史诗垂采,仙郎籍已通。
事归彤管上,名在紫泥中。
隽箸时堪进,潘舆乐未穷。
请看臣向传,能复几人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丸熊:指用熊胆和药,让小儿服食,以治疗疾病。这里比喻母亲对子女的抚育和教养。
- 素机:指织布机,比喻勤劳。
- 柏舟:古代的一种船,这里比喻节操坚定,如柏舟之不移。
-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这里指记载节妇事迹的史册。
- 紫泥:古代封泥的一种,用以封玺书,这里指皇帝的诏书。
- 隽箸:指美味的菜肴。
- 潘舆:指潘岳的《闲居赋》中提到的车舆,比喻安逸的生活。
翻译
我们握手告别,无论是生是死,我都会留下遗孤,始终如一。 这一生我只能像泣鹄一样悲伤,不死的意志是为了像丸熊一样抚育子女。 我的容貌在早年已经毁损,但我的冰心在日后会融化。 天留给我的是勤劳的织布机上的月光,人们诵读的是我如柏舟般坚定的节操。 太史已经将我的事迹记载下来,仙郎的籍贯也已经通达。 我的事迹归于记载节妇的史册之上,我的名字在皇帝的诏书之中。 美味的菜肴时常可以进献,潘岳的车舆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 请看我在臣子传记中的记载,能有几人与我相同呢?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母亲坚守节操、抚育孤儿的伟大精神。诗中通过“泣鹄”、“丸熊”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母亲的悲痛与坚韧。同时,“素机月”、“柏舟风”等意象,展现了她的勤劳与坚定。最后,诗人以太史的记载、皇帝的诏书,来彰显这位母亲的不朽名声,表达了对她高尚品德的崇敬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