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丞临海王公以举远楼十六韵见示命和率尔续貂殊忘丑陋不足辱楣栋问也

逼汉高开阁,筹边壮写图。 指南通海国,走北饷天都。 星欲重檐堕,云将列雉扶。 淮流遥控楚,江势下吞吴。 白马宣房颂,玄熊大禹谟。 转输宽戍卒,利涉尽漕舻。 匹练通流细,千帆挟雾粗。 龙腥春动海,蚌吐夜明湖。 羽卫云同合,敖仓雪并铺。 已闻迁计相,仍借领兵符。 阖辟新名重,浮沈往论徂。 策勋须第一,有赏必称殊。 事业能书鼎,诗篇可好竽。 偶然存旧社,未肯忘迂儒。 贵岂雕虫在,宽容尺鴳纾。 知公意拂拭,矫首望长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中丞: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后来的御史中丞。
  • 临海王公:指王世贞,明代文学家,临海人。
  • 举远楼:楼名,可能为王世贞所建或所题。
  • 十六韵:指诗的韵脚,这里指王世贞所作的诗有十六个韵脚。
  • 率尔:随意,轻率。
  • 续貂:比喻续写别人的作品,常含有自谦之意。
  • 丑陋:此处指自己的作品不佳。
  • 楣栋:房屋的横梁和立柱,比喻重要的人物或事物。
  • 逼汉:接近天空。
  • 筹边:筹划边防事务。
  • 写图:绘制地图。
  • 天都:指京城。
  • 重檐:多层的屋檐。
  • 列雉:排列的城墙。
  • 淮流:淮河。
  • 宣房颂:宣传房屋的颂歌,可能指赞美建筑的诗。
  • 大禹谟:大禹的谋略,指古代治水的策略。
  • 转输:转运物资。
  • 漕舻:运粮的船。
  • 匹练:形容水流如练。
  • 龙腥:龙的气息,形容海气。
  • 蚌吐:蚌壳中吐出的珍珠。
  • 羽卫:皇帝的卫队。
  • 敖仓:古代的粮仓。
  • 计相:古代官职,掌管财政。
  • 兵符:古代调兵的凭证。
  • 阖辟:开合,指政治上的变动。
  • 浮沈:沉浮,指政治上的起伏。
  • 策勋:记录功勋。
  • 书鼎:书写在鼎上,指记载重要事迹。
  • 好竽:擅长吹竽,比喻擅长诗文。
  • 旧社:旧时的社团。
  • 迂儒:迂腐的儒生。
  • 雕虫:比喻小技艺。
  • 尺鴳:小鸟,比喻小人物。
  • 拂拭:擦拭,比喻提拔。
  • 矫首:抬头。

翻译

王世贞,这位大中丞,临海的王公,给我看了他所作的十六韵诗《举远楼》,并命我作和。我轻率地续写了这首诗,自知作品不佳,不配得到重要的评价。

这座楼接近天空,高耸入云,是筹划边防事务的壮丽图景。它指南通向海国,北走则供应京城的物资。楼顶的屋檐似乎要触碰到星辰,城墙如云般排列。淮河的水流遥控着楚地,江水则向下吞噬着吴地。

这里有赞美建筑的颂歌,也有大禹治水的谋略。转运物资让戍边的士兵感到宽慰,运粮的船只络绎不绝。水流如练,细密而流畅,千帆带着雾气,粗犷而壮观。春天,海中传来龙的气息,夜晚,湖中蚌壳吐出珍珠般的光芒。

皇帝的卫队如云般聚集,粮仓中积雪般堆积。听说已经有人升任财政官职,还有人借调兵符。政治上的开合变动,记录着功勋,有赏必称殊。事业能被记载在鼎上,诗篇也能擅长吹竽。

偶然间,我保存了旧时的社团,不愿忘记那些迂腐的儒生。虽然我自知不配,但仍希望能得到宽容,像小鸟一样得到纾解。我知道王公有意提拔我,我抬头望向远方的路途。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对临海王公所作《举远楼》十六韵的和诗。诗中,王世贞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王公作品的赞赏以及对自己续作的自知之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逼汉”、“星欲重檐堕”等,描绘了举远楼的雄伟壮观,同时也表达了对边防事务和国家大计的关切。诗末,王世贞表达了对王公提拔的期待,展现了一种谦逊而又不失志向的态度。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