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农事有常期,侵晨向东畬。 岂不念筋力,要为口所驱。 大儿把桔槔,中儿佐犁锄。 小者力不任,饷榼绕周涂。 尽室事农耕,谁还读我书。 荣华诚快意,变态亦不疏。 团坐倾浊醪,移荫就桑榆。 好雨从东来,庶足代勤劬。 莫以玺角牛,当他驷马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侵晨:天快亮的时候。
  • (shē):开垦过两年的田地。
  • 筋力:体力。
  • :拿着。
  • 桔槔(jié gāo):一种古代的汲水工具。
  • :帮助。
  • 饷榼(xiǎng kē):装食物的盒子。
  • 周涂:四周的道路。
  • 荣华:荣耀和富贵。
  • 浊醪(zhuó láo):浊酒。
  • 桑榆:比喻晚年或日暮。
  • 玺角牛:指普通的牛。
  • 驷马车:四匹马拉的车,古代贵族的交通工具。

翻译

农事有固定的时节,天刚亮就向东边的田地出发。难道不考虑体力吗?但为了口粮不得不劳作。大儿子拿着汲水工具,二儿子帮忙耕作。小儿子力气不够,就提着食物盒在四周走动。全家人都忙于农耕,谁还有时间读书呢?荣耀和富贵确实让人快乐,但生活的变化也不少。大家围坐一起喝着浊酒,树荫下享受着日暮的宁静。一场好雨从东边来,或许足以代替辛勤的劳作。不要用普通的牛来比作贵族的四马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劳作的画面,通过家庭成员各自的劳作情景,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诗中“尽室事农耕,谁还读我书”一句,反映了农人生活的忙碌与对知识的渴望。后文通过对“荣华”与“变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最后两句则带有哲理意味,提醒人们不要轻视平凡的生活,不要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奢华。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