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河中王丈宪副地震后书云未有出山之耗赋此促之
秦关晋峡莽相冲,地转天摧妒禹踪。
不改黄河喷雪霰,犹存砥柱插芙蓉。
中流岁晚回鸣犊,大壑春深起卧龙。
膝抱缶歌虽足恋,请缨飞驭莫辞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秦关晋峡:指陕西和山西的关隘与峡谷,这里泛指黄河流域的险要之地。
- 莽相冲:莽,广阔;相冲,相互冲击。形容地势险峻,气势磅礴。
- 地转天摧:形容地震的剧烈,天地似乎都在转动和摧毁。
- 妒禹踪:嫉妒大禹的足迹,意指地震破坏了大地,仿佛嫉妒大禹治水的功绩。
- 黄河喷雪霰:形容黄河水流湍急,溅起的水花如同雪霰。
- 砥柱:指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支撑力量。
- 插芙蓉:形容砥柱高耸,如同插入芙蓉花中。
- 中流岁晚:中流,指黄河中游;岁晚,年末。
- 回鸣犊:回,回旋;鸣犊,指牛的叫声。形容黄河水声如牛鸣。
- 大壑春深:大壑,深谷;春深,春天深处。
- 卧龙:比喻隐居的贤才。
- 膝抱缶歌:膝抱,抱膝;缶歌,敲击瓦缶唱歌。形容隐居生活的悠闲。
- 请缨飞驭:请缨,请求出战;飞驭,快速驾驭。
- 莫辞从:不要推辞跟随。
翻译
秦地的关隘与晋地的峡谷广阔而相互冲击,地震使得天地似乎都在转动和摧毁,仿佛嫉妒大禹治水的功绩。尽管黄河依旧喷涌如雪霰,但仍有一座坚强的砥柱高耸,如同插入芙蓉花中。在黄河中游的年末,水声回旋如牛鸣,而在深谷的春深处,隐居的贤才如卧龙般苏醒。虽然抱膝敲击瓦缶唱歌足以让人留恋,但请求出战、快速驾驭的时刻不要推辞跟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地震后的黄河景象,通过“秦关晋峡”、“地转天摧”等词句,展现了地震的剧烈与破坏力。同时,诗中“黄河喷雪霰”、“砥柱插芙蓉”等意象,又表现了黄河的壮丽与砥柱的坚强。后两句则通过“回鸣犊”、“卧龙”等比喻,暗示了隐居贤才的苏醒与出山之愿,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与鼓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王世贞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