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朔渡淮即事
江南芳欲齐,淮北绿初抽。
曾是一水隔,候至物不周。
回风荡枉渚,落日多惊流。
榜人告宵征,剌剌生百愁。
去棹若攀崖,来帆如赴湫。
大小各有营,贵在中所求。
庶卉趣春阳,枯荄亦怀柔。
兹请苟未谐,何以返故畴。
没为九原愧,存为高堂忧。
亦知鬒畏素,遘此不能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shuò):农历每月初一。
- 淮:淮河,中国东部主要河流之一。
- 芳欲齐:指江南的花草即将盛开。
- 绿初抽:指淮北的植物刚开始发芽。
- 候至物不周:指等待的时节到了,但自然界的变化并不完全如预期。
- 回风:回旋的风。
- 枉渚:弯曲的水边。
- 榜人:船夫。
- 宵征:夜行。
- 剌剌(là là):形容风声或水声。
- 攀崖:攀登悬崖。
- 赴湫:奔向深潭。
- 庶卉:众多的花草。
- 趣:趋向。
- 春阳:春天的阳光。
- 枯荄(gāi):枯萎的草根。
- 怀柔:怀念和温柔。
- 兹请:这里的请求。
- 未谐:未能如愿。
- 故畴:故乡的土地。
- 九原:指地下,即死亡之地。
- 高堂:指父母。
- 鬒畏素(zhěn wèi sù):黑发畏惧白发的到来。
- 遘(gòu):遭遇。
翻译
二月初一渡过淮河即景抒怀。 江南的花草即将盛开,淮北的植物刚开始发芽。 虽然只是一水之隔,但等待的时节到了,自然界的变化并不完全如预期。 回旋的风吹过弯曲的水边,落日下有许多令人惊心的水流。 船夫告诉我即将夜行,风声水声中生出百般忧愁。 离去的船只如同攀登悬崖,归来的船只如同奔向深潭。 无论大小,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追求,重要的是内心的所求。 众多的花草趋向春天的阳光,枯萎的草根也怀念和温柔。 如果这里的请求未能如愿,我将如何返回故乡的土地。 死后成为地下的愧疚,活着则为父母担忧。 我也知道黑发畏惧白发的到来,但遭遇此情此景,我无法停止思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二月初一渡过淮河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江南与淮北春景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自然变迁的感慨。诗中“回风荡枉渚,落日多惊流”等句,以景寓情,抒发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忧愁。末句“没为九原愧,存为高堂忧”则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生死、家庭责任的深沉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文学造诣和深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