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榛莽:指丛生的草木。
- 露珠漙:漙(tuán),形容露水多。
- 长镵:一种长柄的农具。
- 被灶:指覆盖在灶上的布。
- 刍荛:指割草打柴的人,这里指普通百姓。
翻译
园中地广,丛生的草木遍布,天空辽阔,露水丰盈。 早晨出门,衣裳因露水而湿润,归来时,太阳已将衣物晒干。 我手持长镵,自得其乐,覆盖在灶上的布看着我,似在嘲笑。 我认识了一位新州的老者,他的智慧,即使是普通百姓也无法隐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园中的日常生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足。诗中“地宽榛莽遍,天迥露珠漙”以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自然细节,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后句通过“长镵聊自托,被灶笑相看”表达了作者的自得其乐和与周围环境的亲密互动。结尾提到“识得新州老,刍荛未可瞒”,则显示了作者对智慧的尊重,即使是普通百姓,其智慧也不容小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智慧的赞美。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
成鹫的其他作品
- 《 霍西牛归自春州除夕过寓见赠用韵赋答因寄崆峒主人 》 —— [ 明 ] 成鹫
- 《 观乐块然作指头画却赠 》 —— [ 明 ] 成鹫
- 《 长至日晤宪公胡子树于崧台署中赋此 》 —— [ 明 ] 成鹫
- 《 姚明府复任番禺寄赠 》 —— [ 明 ] 成鹫
- 《 自英利抵徐闻一径迂回延袤百里万木蓊蔚百卉错绣身入其中如处翠幕从林隙见日已及亭午道俗殊情匪欣则怖古称仙源辽邈人境隔绝武陵之后未曾有也诗以纪胜 》 —— [ 明 ] 成鹫
- 《 题罗元宰四时行乐图 》 —— [ 明 ] 成鹫
- 《 白云洞雨后观瀑 》 —— [ 明 ] 成鹫
- 《 元旦掩室示诸子时年六十六 》 —— [ 明 ] 成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