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九译禅友还里葬母兼订重来之约

· 成鹫
年过三十不闻道,少壮蹉跎忽复老。 善哉之子正当时,出世不迟还不早。 生来十八解破家,自笑平生白鼻騧。 儒门澹薄收不起,章逢换取僧袈裟。 昨日潘生今九译,梵语华言明历历。 翻成一藏盌脱丘,此土西天浑不识。 东林老僧老古锥,被他唤作阿阇黎。 相逢有口但挂壁,喃喃作白称毗尼。 毗尼不入丹霞耳,未能免俗聊尔尔。 等閒拈出衣中珠,贫儿暴富还乡里。 还乡生计当何如,杯棬有恨徒区区。 荆棘丛中问封树,烟霞堆里待安居。 安居乃在夏三月,春寒过眼成炎热。 中閒冷煖谁得知,待子重来为子说。
拼音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