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山:青翠的山。
- 精舍:指僧人或道士修炼居住的地方。
- 印千师:诗中提到的僧人名。
- 层台:高台。
- 礼法华:指诵读《法华经》,佛教经典之一。
- 隙地:空地。
- 黄阁老:指黄色的菊花,因菊花象征高洁,常被比作隐士或高人。
- 白莲花:佛教中象征纯洁的莲花。
- 凭高望远:站在高处远望。
- 疑无地:形容地势高峻,望去似乎没有尽头。
- 入谷逢僧:进入山谷遇到僧人。
- 便当家:指感到亲切,如同回到自己家中。
- 静埽:静静地打扫。
- 坐禅石:供僧人打坐修行的石头。
- 与师谈到月光斜:与僧人交谈直至月亮西斜。
翻译
青翠的山深处,烟霞缭绕,近来筑起了高台,供僧人诵读《法华经》。 空地上种满了黄色的菊花,清澈的池塘里多植了白色的莲花。 站在高台上远望,仿佛没有尽头,进入山谷遇到僧人,感到亲切如归。 静静地打扫溪边的坐禅石,与僧人交谈直至月亮西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碧山精舍的所见所感。诗中,“碧山”、“烟霞”、“层台”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佛教修行环境。通过“黄阁老”和“白莲花”的种植,诗人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后两句写与僧人的交流,体现了诗人对禅理的向往和对僧人生活的亲近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