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
- 蘧庐:古代驿站中供人休息的房子,比喻暂时的、不稳固的居所。
- 住山:指在山中居住。
- 岁易除:岁月容易流逝。
- 野老:指乡间的老人。
- 文字债:指应完成的写作任务或文稿。
- 乡僧:指乡间的僧人。
- 佛陀书:指佛教经典。
- 投閒:指退休或放弃世俗事务,过闲适的生活。
- 土面灰头:形容劳作时的样子,满脸尘土。
- 运锄:指耕作。
翻译
去年在郡斋过年,今年却在野外寺庙,半生的漂泊就像暂住的驿站。住在山中不觉得寒冷即将结束,作为客人方知岁月流逝之快。乡间的老人催我还清文字债,乡间的僧人劝我学习佛教经典。明年若能实现退休计划,我将满脸尘土地学习耕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感慨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郡斋与野寺、去岁与今朝,展现了诗人生活的变迁和心境的转变。末句“土面灰头学运锄”生动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田园生活的憧憬,体现了其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