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粪埽(fèn sào):指废弃的衣物或布料。
- 周遮:围绕,遮盖。
- 体自亲:身体与之亲近,指穿着。
- 宜称:适合,恰当。
- 总前尘:总结过去的尘埃,即过去的经历。
- 纫将:缝制。
- 弱线:细线。
- 绽得:缝制好。
- 生衣:新衣。
- 水田:指僧人的生活环境。
- 夏腊:夏天的炎热。
- 寒暑:冷热,指季节变化。
- 家风:家族的传统风气。
- 漫对:随意地对。
翻译
废弃的布料围绕着身体,穿着它自然感到亲近, 这身衣裳恰当地总结了过去的尘埃。 用细线缝制了三尺长, 缝制好的新衣重达七斤。 只有在水田中才能体会到夏天的炎热, 而没有冷热来管理冬春。 一池荷叶代表着家族的传统风气, 随意地对儿孙讲述古人的故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件由废弃布料缝制而成的衣物,反映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态度和对过去经历的回顾。诗中“粪埽周遮体自亲”展现了作者与这件衣物的情感联系,而“纫将弱线长三尺,绽得生衣重七斤”则具体描绘了衣物的制作过程和重量,体现了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最后两句“一池荷叶家风在,漫对儿孙说古人”则传达了家族传统的延续和对古人的怀念,整体上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传统的尊重。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
成鹫的其他作品
- 《 韦溪八咏 》 —— [ 明 ] 成鹫
- 《 罗浮山三十咏 》 —— [ 明 ] 成鹫
- 《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 —— [ 明 ] 成鹫
- 《 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 》 —— [ 明 ] 成鹫
- 《 马山杂咏三十韵 》 —— [ 明 ] 成鹫
- 《 丙戌元日漫兴时年七十起用杜句 其四 》 —— [ 明 ] 成鹫
- 《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 —— [ 明 ] 成鹫
- 《 送高邑佐伴贡入京用来韵十首 》 —— [ 明 ] 成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