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檐前:屋檐下。
- 凉雨:凉爽的雨。
- 灯下:灯光下。
- 落花频:频繁地有花落下。
- 万古:极其久远的年代。
- 无穷事:无尽的事情。
- 三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三更大约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 不寐人:失眠的人。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老景:老年时光。
- 相亲:相互亲近。
- 寂寞:孤独冷清。
- 消难得:难以消除。
- 平分:平均分配。
- 隔邻:邻居。
翻译
屋檐下凉爽的雨刚刚过去,灯光下频繁有花瓣飘落。 无数年代里无尽的事情,让三更时分的人难以入眠。 秋天的景色凝聚成一片,老年时光与自己相互亲近。 孤独冷清的感觉难以消除,我将其平分给隔壁的邻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凉雨”、“落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万古无穷事,三更不寐人”表达了时间的深远和人生的无常,而“秋光成一片,老景自相亲”则体现了对自然和时光的深刻感悟。最后两句“寂寞消难得,平分与隔邻”则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无奈以及与邻居分享情感的温暖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
成鹫的其他作品
- 《 邓子东山得名画半帧乃昔时好手绘未成幅者索予题破口占三绝书以还之 》 —— [ 明 ] 成鹫
- 《 题张北山太极行乐之图 》 —— [ 明 ] 成鹫
- 《 泽萌和尚归自栖贤主海云席赠此 》 —— [ 明 ] 成鹫
- 《 赠惟实师 》 —— [ 明 ] 成鹫
- 《 西流暴涨阡陌淹没破寺宛在水中邑明府姚齐州拿舟过访快谈日夕乃别即事赋赠 》 —— [ 明 ] 成鹫
- 《 题刘让夫明府行乐图十二 》 —— [ 明 ] 成鹫
- 《 自笑 》 —— [ 明 ] 成鹫
- 《 雨后观瀑送罗戒轩伍秋农还里 》 —— [ 明 ] 成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