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谭敬卿比部削籍西归

分曹非夙契,抗疏偶同心。 先后蒙严谴,相将及故林。 新知乍倾盖,岐路忽沾襟。 但使存吾道,何须叹陆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分曹:分属不同的官署或部门。
  • 夙契:早有的默契或交情。
  • 抗疏:直言上疏,指直言进谏。
  • 严谴:严厉的责备或惩罚。
  • 故林:旧时的林野,比喻故乡或旧地。
  • 倾盖:初次见面时亲切交谈,比喻初识的友情。
  • 岐路:分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选择或离别。
  • 沾襟:泪水沾湿衣襟,形容悲伤。
  • 存吾道:坚守自己的原则或信仰。
  • 陆沉:比喻隐退或沉沦。

翻译

我们虽非一开始就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但因共同的直言进谏而心意相通。 先后都受到了严厉的责备,现在一起回到了故乡。 新结识的朋友初次见面就如同老友一般亲切,但在分别的路上,泪水不禁沾湿了衣襟。 只要我们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又何必感叹隐退或沉沦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谭敬卿的深情告别和对其遭遇的同情。诗中,“分曹非夙契,抗疏偶同心”展现了两人虽非旧识,却因共同的直言进谏而结下深厚情谊。后句“先后蒙严谴,相将及故林”则透露出两人共同的遭遇和归乡的无奈。结尾“但使存吾道,何须叹陆沉”彰显了诗人坚守原则、不畏沉沦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许。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仰。

安希范

安希范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小范,号我素。万历十四年进士。授行人,迁礼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请复高攀龙、吴弘济官,以奖忠良,并严谕阁臣无挟私植党。帝怒斥为民。在家乡参与东林讲学之会。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