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潇湘八景洞庭秋月

· 史谨
山含暝色护招提,隐隐疏钟隔翠微。 一百八声鸣树杪,银蟾初上鹊惊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暝色:暮色,夜色。
  • 招提:佛教用语,指寺院。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 一百八声:指钟声,佛教中常以一百零八声钟声来表示烦恼的消除。
  • 树杪:树梢。
  • 银蟾: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翻译

山峦在夜色中守护着寺院,隐约间从青翠的山间传来稀疏的钟声。 钟声响了一百零八下,回荡在树梢之上,此时银色的月亮初升,惊起了栖息的鹊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洞庭湖畔秋夜的静谧与神秘。诗中,“山含暝色护招提”一句,以山峦为背景,渲染出夜色的深沉与寺院的宁静。“隐隐疏钟隔翠微”则通过钟声的描写,增添了诗境的幽远与超脱。后两句“一百八声鸣树杪,银蟾初上鹊惊飞”巧妙地将钟声与月色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秋夜的洞庭湖畔,感受着自然的和谐与宇宙的奥秘。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