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沈大年

· 史谨
在世谁无死,惟公实可怜。 两丧犹未举,一疾竟长捐。 祸福元相倚,存亡亦付天。 新阡淮海北,旧隐石城边。 泪洒延陵剑,心摧子敬毡。 云山含爽气,野树黯秋烟。 壮笔遗鹦鹉,衷情托杜鹃。 丹房尘漠漠,华表月娟娟。 幕府哀刘表,词林失仲宣。 愁看行乐处,芳草日芊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哀悼。
  • 大年:人名,指沈大年。
  • 惟公:只有你。
  • 两丧:指沈大年的两位亲人去世。
  • 长捐:永远离去。
  • :原来。
  • 新阡:新坟。
  • 旧隐:旧时的隐居地。
  • 泪洒延陵剑:比喻哀痛至极。延陵剑,指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的剑,后用来比喻珍贵的遗物。
  • 心摧子敬毡:心痛如被摧残。子敬,人名,毡,指坐垫。
  • 爽气:清新的空气。
  • 遗鹦鹉:留下的鹦鹉,比喻留下的文字或话语。
  • 衷情:内心深处的情感。
  • 托杜鹃:寄托于杜鹃的啼声,杜鹃常用来象征哀愁。
  • 丹房:炼丹的房间,这里指沈大年的居所。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 词林:文学界。
  • 仲宣:人名,指沈大年。
  • 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翻译

在世间的谁能够不死,只有你实在是可怜。 两位亲人的丧事还未办完,一场疾病竟让你永远离去。 祸福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生死存亡也只能听天由命。 新坟在淮海之北,旧时的隐居地就在石城边。 泪水洒在延陵剑上,心如被摧残的子敬毡。 云山之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野外的树木在秋烟中黯淡。 留下的是壮丽的文字如鹦鹉,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于杜鹃的啼声。 炼丹的房间里尘埃漠漠,华表上的月光依旧皎洁。 幕府哀悼刘表,文学界失去了仲宣。 愁看你曾经行乐的地方,芳草依旧茂盛。

赏析

这首作品是史谨对沈大年的哀悼之作,通过对沈大年生前与死后的境遇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哀痛与怀念。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延陵剑”、“子敬毡”、“鹦鹉”、“杜鹃”等,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同时,诗人的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其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整首诗情感真挚,哀而不伤,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