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一日过黄花岭

· 祁顺
冀北霜风透布袍,重阳随处可登高。 马蹄又过黄花岭,那得黄花荐浊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冀北:指河北北部地区。
  • 布袍:用布料制成的长袍,这里指普通的衣服。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的习俗。
  • 黄花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因盛产黄花而得名。
  • :进献,这里指用来佐酒。
  • 浊醪:浊酒,指未经过滤的酒。

翻译

河北北部的寒风穿透了我的布袍,重阳节这天,到处都可以登高远望。 马蹄再次踏过了黄花岭,却找不到黄花来佐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后一日,穿着单薄的布袍,在冀北的寒风中登高望远的情景。诗中“冀北霜风透布袍”一句,既表达了北方秋日的寒冷,也暗示了作者的清贫。后两句“马蹄又过黄花岭,那得黄花荐浊醪”,则通过对比黄花岭的美景与无法享受的遗憾,抒发了作者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淡淡哀愁。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