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彦常

· 史谨
我家吴门枕江浙,君住钱唐近南越。 长安道上忽相逢,手握青藜鬓如雪。 虽云踪迹类浮云,不向人间附炎热。 蓬阆群仙久相待,醉后常期浴东海。 手攀若木弄金乌,却把珊瑚作薪采。 归来自卧三天竺,静守玄关处幽独。 白云为衾石为枕,五粒松脂胜粱肉。 却怜吾辈繫樊笼,未暇栖身向麋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门:指苏州。
  • 江浙:长江与浙江的合称,这里指江南地区。
  • 钱唐:即钱塘,今杭州。
  • 南越:古代对广东、广西一带的称呼。
  • 青藜:古代照明用的木杖,这里比喻杨彦常的手杖。
  • 鬓如雪:形容头发已经全白。
  • 浮云:比喻行踪不定,这里指杨彦常的生活方式。
  • 附炎热:追随权贵,追求名利。
  • 蓬阆:传说中的仙境。
  • 若木:神话中的树名,日落之处。
  • 金乌:太阳的别称。
  • 珊瑚:海中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这里比喻珍贵之物。
  • 三天竺:杭州的灵隐寺附近的三座山峰,这里指杨彦常的居所。
  • 玄关:指佛教中的修行境界。
  • 幽独:幽静而孤独。
  • 五粒松脂:指松树的树脂,这里比喻简朴的食物。
  • 粱肉:指精美的食物。
  • 樊笼:比喻束缚,这里指世俗的束缚。
  • 麋鹿: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翻译

我家住在苏州,靠近江南地区,而你住在杭州,接近南越之地。在长安的街道上偶然相遇,你手持青藜杖,头发如雪般白。虽然你的行踪像浮云一样不定,但你从不追随权贵,不追求名利。传说中的仙境中的众仙已经等你很久了,你常说要醉后一起去东海沐浴。你伸手攀摘若木,玩弄着太阳,却把珊瑚当作柴火来采。归来后,你隐居在三天竺,静静地守护着你的修行境界,享受着幽静而孤独的生活。白云当作被子,石头当作枕头,松脂胜过精美的食物。我却可怜自己被世俗束缚,没有机会像麋鹿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史谨与杨彦常在长安相遇的情景,通过对比两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杨彦常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羡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意象和比喻手法,如“青藜鬓如雪”、“浮云”、“蓬阆”、“若木”、“金乌”等,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与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