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游轩为曾日章赋

· 史谨
先生足迹半天下,行高翻觉交游寡。 万里相逢滇海滨,华发萧萧不盈把。 筑室螺峰遍卧游,眼底荣枯塞翁马。 长松夹道青摩空,松下偃息羲皇同。 一时复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卧游:指在家中通过书画等方式游览名山大川,不必亲临其境。
  • 先生:对有学问、有德行的人的尊称。
  • 足迹半天下:形容游历广泛,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 行高:品行高尚。
  • 交游寡:交往的朋友不多。
  • 滇海:指云南的滇池,古代也泛指云南地区。
  • 华发:白发,指年老。
  •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
  • 盈把:满把,形容头发稀少。
  • 筑室:建造房屋。
  • 螺峰:山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形状像螺壳的山峰。
  • 眼底:眼前,指所见。
  • 荣枯:盛衰,兴废。
  • 塞翁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的寓言故事,比喻因祸得福,或因福得祸,难以预料。
  • 长松:高大的松树。
  • 摩空:触及天空,形容松树高大。
  • 偃息:躺卧休息。
  • 羲皇:指伏羲,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这里指代古代的太平盛世。

翻译

先生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品行高尚却交友不多。 在云南的滇池边偶然相遇,他的白发稀疏,不足一把。 他在螺峰山下建造了房屋,通过书画等方式游览名山大川,眼前所见的盛衰兴废如同塞翁失马,难以预料。 高大的松树夹道而生,触及天空,他在松树下躺卧休息,仿佛与古代的太平盛世同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游历广泛、品行高尚的先生,在云南滇池边偶然相遇的情景。通过“卧游”这一意象,表达了先生虽足不出户,却能通过书画等方式游览名山大川,体验人生百态的豁达情怀。同时,“塞翁马”的比喻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难以预料,体现了先生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敬仰之情。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