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相士

· 史谨
双瞳为鉴鬓萧萧,朝野寻常阅俊髦。 已许唐生知蔡泽,却惭延赏慢韦皋。 梦依苕霅东吴近,名动江湖北斗高。 前日到山蒙下顾,喜余垂老脱青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瞳:指眼睛。
  • :镜子,这里比喻明察。
  • 鬓萧萧:形容鬓发稀疏。
  • 朝野:朝廷和民间。
  • 阅俊髦:观察英俊的人才。
  • 唐生:指唐代著名的相士唐举。
  • 蔡泽:战国时期秦国的名臣。
  • 延赏:延迟赏识。
  • 韦皋:唐代名将。
  • 苕霅:指苕溪和霅溪,是浙江湖州的两条河流。
  • 东吴:指江浙一带。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流域。
  • 北斗高:比喻名声显赫。
  • 下顾:谦辞,指对方屈尊看望自己。
  • 脱青袍:指脱去平民的衣袍,比喻得到官职或提升。

翻译

他的双眼如同明镜,鬓发稀疏,在朝野间常常观察英俊的人才。 他已允许唐举了解蔡泽的才华,却遗憾地延迟了对韦皋的赏识。 梦回苕溪和霅溪,东吴之地近在咫尺,名声在江汉流域如北斗般高悬。 前些日子他屈尊来看望我,我欣喜于晚年脱去了平民的衣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唐举对蔡泽的及时赏识与对韦皋的延迟赏识,表达了作者对相士洞察力和赏识时机的思考。诗中“双瞳为鉴”形象地描绘了相士的敏锐眼光,而“鬓萧萧”则暗示了其年岁已高。末句“喜余垂老脱青袍”反映了作者对晚年得到赏识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对相士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赏识的深刻见解和对相士的敬重。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