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秀楼

· 史谨
百尺飞楼万仞山,吟边终日捲帘看。 残霞拥树作秋色,空翠袭衣生暮寒。 况遇茅君为地主,合教弘景挂朝冠。 何时动我登临兴,来倚西风十二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仞:形容山非常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吟边:指吟诗作赋的地方。
  • 捲帘:即卷帘,指将窗帘卷起。
  • 残霞:指日落时天边的余霞。
  • 拥树:围绕着树木。
  • 空翠:指山间的翠色,这里形容山色苍翠欲滴。
  • 袭衣:指山间的寒气侵入衣内。
  • 暮寒:傍晚的寒气。
  • 茅君:指隐士或道士,这里可能指楼的主人或当地的名士。
  • 地主:这里指当地的主人或东道主。
  • 弘景:指南朝梁时期的道士陶弘景,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某位道士。
  • 挂朝冠:指辞去官职,不再参与朝政。
  • 登临:登高望远。
  • 西风十二阑:西风,指秋风;十二阑,指楼上的栏杆,十二可能是虚指,表示栏杆很多。

翻译

百尺高楼耸立在万仞高山之旁,我整日在这里吟诗作赋,卷起窗帘远眺。 天边的余霞围绕着树木,仿佛给它们披上了秋天的色彩,山间的翠色苍翠欲滴,寒气侵入衣内,让人感到傍晚的寒意。 何况这里还有茅君这样的隐士作为东道主,应该让弘景这样的道士辞去官职,来此隐居。 不知何时能激起我登高望远的兴致,来倚靠在这西风中的众多栏杆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景象,通过“百尺飞楼”与“万仞山”的对比,展现了楼的高耸与山的雄伟。诗中“残霞拥树作秋色,空翠袭衣生暮寒”一句,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登高望远的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