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道中

· 史谨
路接秦淮燕尾分,落花飞絮昼纷纷。 丽华妖血埋春草,卞相忠魂贯夜云。 塔耸长干当马见,鸟鸣抟黍隔溪闻。 还经谢傅歌游地,古木萧萧挂夕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秦淮:秦淮河,流经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
  • 燕尾分:形容道路分叉,如同燕尾。
  • 丽华:指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传说她因国破家亡而自尽。
  • 妖血:指张丽华的鲜血,含有悲剧色彩。
  • 卞相:指卞和,春秋时期楚国人,因献玉被误解而断足,后玉被证实为和氏璧。
  • 忠魂:指卞和的忠诚精神。
  • 长干:南京的一个地名。
  • 抟黍:一种鸟名,即黄鹂。
  • 谢傅:指谢安,东晋名臣,以文治武功著称。
  • 歌游地:指谢安曾经游玩的地方。
  •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夕曛:夕阳的余晖。

翻译

道路连接着秦淮河,像燕尾一样分叉,落花和飞絮在白昼中纷纷扬扬。 丽华的悲剧血迹埋藏在春天的草丛中,卞和的忠诚魂魄贯穿夜空中的云层。 高耸的塔楼在长干之地,马儿经过时可见,黄鹂的鸣叫声隔着溪流传来。 再次经过谢安曾经歌游的地方,古老的树木在夕阳的余晖中沙沙作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京秦淮河畔的春日景象,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增添了诗意的厚重感。诗中“丽华妖血埋春草”与“卞相忠魂贯夜云”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与对忠魂的敬仰。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塔楼、鸟鸣和古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夕阳下的古木林中,感受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和谐。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