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旱:干旱,缺水。
- 耕凿:耕种和凿井,指农事活动。
- 全无赖:完全无法依赖,指因干旱农事无法进行。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
- 日曛:日暮,天色将晚。
- 秧针:指稻秧。
- 黄荏苒:黄,指稻秧因缺水而枯黄;荏苒,时间渐渐过去。
- 草脚:草的根部。
- 绿缤纷:绿色繁多,形容草木茂盛。
- 近水难成润:即使靠近水源,也难以得到滋润。
- 远山时有云:远处的山间偶尔有云雾缭绕。
- 禅定: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指心境宁静。
- 野哭:指野外传来的哭声,可能是因干旱而受苦的人们的哭声。
- 静中闻:在静谧中听到。
翻译
在干旱的季节,耕种和凿井都无法依赖,景象凄凉,天色又渐渐暗了下来。稻秧因缺水而枯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草的根部却依然绿意盎然。即使靠近水源,也难以得到滋润,而远处的山间偶尔有云雾缭绕。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尝试禅定,却在静谧中听到了野外传来的哭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干旱带来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比稻秧的枯黄与草木的绿意,突出了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诗中“近水难成润”一句,深刻表达了干旱的严重性,即使靠近水源也无法缓解。结尾的“野哭静中闻”则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和痛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刻感受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