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闰上巳:指闰年的上巳节,上巳节是农历三月初三,闰年的上巳节则多出一天。
- 社集:指文人雅集,即文人的聚会。
- 片檀庵:庵名,指聚会地点。
-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致。
- 视历:查看历书。
- 上巳:上巳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三月初三。
- 重阳: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
- 时宜:合时宜的事物或行为。
- 孤客:孤独的旅人。
- 秋意: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原因。
- 众芳:众多的花卉。
- 石桥桥畔:石桥旁边。
- 古柴桑:古代地名,这里指古代的隐士。
翻译
乱世之中,何其幸运能与诸位同堂,频繁地在野外的寺庙聚会,超脱世俗的兴致悠长。查看历书,两度逢上巳节,赏花之时,三月仿佛重阳佳节。不合时宜的我如同孤独的旅人,秋天的气息无缘无故地超越了众多花卉。归去时,在石桥旁边笑着问诸位,谁是古代的隐士柴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动荡时期文人雅集的场景,通过对比上巳节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时宜不合如孤客”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自我放逐的情感。结尾的“问君谁是古柴桑”则带有自嘲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
成鹫的其他作品
- 《 移居梅园答庞静庵来韵 》 —— [ 明 ] 成鹫
- 《 答古冈易兼人 》 —— [ 明 ] 成鹫
- 《 答连山李礼山明府见寄 》 —— [ 明 ] 成鹫
- 《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 —— [ 明 ] 成鹫
- 《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 》 —— [ 明 ] 成鹫
- 《 客中晚晴 》 —— [ 明 ] 成鹫
- 《 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 其七 》 —— [ 明 ] 成鹫
- 《 重过象林赠觉天大师 》 —— [ 明 ] 成鹫
相关推荐
- 《 上巳酒边即事示女冲二首 》 —— [ 宋 ] 陈著
- 《 三月三日期黄许二山人游览不至因寄 》 —— [ 明 ] 张羽
- 《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 》 —— [ 唐 ] 张九龄
- 《 题兰亭修禊图 》 —— [ 宋 ] 李彭
- 《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诗句有所感用其韵为十诗 》 —— [ 清 ] 陈曾寿
- 《 上巳日南池作 》 —— [ 宋 ] 洪朋
- 《 浣溪纱 》 —— [ 清 ] 傅熊湘
- 《 上巳同外弟吴顺侯甥林世模弟元汉男渠饮北山寺 》 —— [ 明 ] 谢元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