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水潭观瀑

· 成鹫
白凤啄冰翔碧落,玉龙带雪下瑶台。 天花不断四时雨,地轴长奔万壑雷。 茗椀试将新石乳,山衣湿透古莓苔。 重来记得曾游处,顾影澄潭日几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水潭:瀑布名,位于山中。
  • 观瀑:观赏瀑布。
  • 白凤:白色的凤凰,此处比喻瀑布如凤凰般美丽。
  • 啄冰:形容瀑布水花如凤凰啄食冰块。
  • 翔碧落:在蓝天中飞翔。
  • 玉龙:白色的龙,此处比喻瀑布如龙。
  • 带雪:形容瀑布水花如龙带着雪花。
  • 下瑶台:从仙境般的瑶台降下。
  • 天花:天上的花,此处比喻瀑布水花。
  • 地轴:大地的中心轴,比喻瀑布的雄伟。
  • 万壑雷:形容瀑布声如万壑雷鸣。
  • 茗椀:茶碗。
  • 新石乳:新采的石乳茶。
  • 山衣:山中的植被。
  • 古莓苔:古老的苔藓。
  • 澄潭:清澈的潭水。
  •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

翻译

瀑布如白凤啄食冰块,在碧空中飞翔,又似玉龙带着雪花从仙境瑶台降下。 瀑布水花不断,如同四季常有的雨,其声如万壑雷鸣,象征着大地的中心轴。 在茶碗中尝试新采的石乳茶,山中的植被被瀑布水花打湿,古老的苔藓也显得更加鲜活。 重游旧地,记得曾经游玩的地方,回头看自己在清澈潭水中的影子,日复一日。

赏析

这首作品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飞水潭瀑布的壮观景象。通过“白凤啄冰”、“玉龙带雪”等意象,赋予瀑布以神话色彩,展现了其雄伟与美丽。诗中“天花不断四时雨,地轴长奔万壑雷”进一步以天象和地势来比喻瀑布的永恒与力量。后两句则通过品茶和观影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留恋。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