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曲江溪中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 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 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 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正尔:正是。
  • 胡为:为何。
  • 缘侵:因缘而有所感触。
  • 自匪:若非。
  • 行迈:远行。

翻译

溪水清澈而深邃,松树与石头在阴凉中相映成趣。 这正是值得赞美的地方,为何没有欣赏的心情呢? 我因为不舍得离开,万物也因为某种缘由而触动我的心。 如果不是经常远行,谁能理解这种感受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曲江溪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与感慨。诗中,“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生动勾勒出一幅幽静深邃的自然画卷,而“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最后两句“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更是深化了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旅途经历与内心感受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张九龄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 214篇诗文